再讀姜峰楠『天註定』還是能震撼心靈。
這篇應該是從1983年Benjamin Libet的實驗發展出來的作品。
實驗中發現『你』從來不是決策的第一作者,
只是負責事後編劇的旁白。
早在『自認決定』前0.5秒,
大腦的準備電位早已啟動。
▌ 如果自由意志是幻覺,為何人類需要這層謊言?
人類文明必須仰賴自欺。
相信「我能改變」的原始人,才會在乾旱季挖掘新水源。
認定自己無力改變未來的人可能會選擇「躺平」,
這樣一來族群也沒辦法發展和延續。
▌ 自欺與自由
願意欺騙自己才能提高生存率,
這麼說來,說謊才是人類的原罪?
也有實驗發現,憂鬱症患者喪失了自我欺騙的能力,
所以患者只是認識了世界的本質?
而所謂的自由,
或許僅存在於「認真扮演自主者」的荒謬中。
▌擁抱宿命論的人,往往進行最激烈的反抗
尼采提出「命運之愛」,
但疾呼超人需粉碎舊價值石板。
卡謬認為「自殺是唯一嚴肅的哲學問題」,
卻在二戰時主編戰鬥報。
斯賓諾莎的「一切事件皆由神性必然性決定」,
又說「自由是對必然性的認識」。
當我們徹底承認命運的不可違抗性,
仍執意揮出反抗的拳頭,
不覺得這樣很浪漫嗎?
▌結語
宿命論和自由意志應該可以繼續討論個100年?
姜峰楠的第二本小說集『呼吸』在這個議題有很棒的描寫,
科普方面則可以閱讀葛詹尼加的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前陣子介紹的「命定」也值得一看。
我本來只想寫個短篇小說感想,
結果花了三個小時才完成這篇,
這也是命運的必然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