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先說:
內容是在描寫 OpenAI 和 DeepMind 兩位創辦人的故事,有點類自傳的寫法。作者描寫的功力不錯,讀起來還算輕鬆自在,可以讓讀者大概了解這兩位創辦人的故事,不過並不是太深入就是了。如果你想讀 AI 的應用或深層技術,這本可以直接 PASS。作者也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政治正確觀點(我還蠻認同的),所以不喜歡這個議題的也可以稍微考慮一下。
本文開始:
農曆年的深度求索 deepseek-r1 大模型震撼了 AI 界,也讓輝達(NVDA)的股票一天下殺了17%。chatGPT 剛出現的時候我玩了一下就當成垃圾,不過新聞噱頭夠大,還是把網址存在書籤資料夾裡面,這兩年大概開不到10次吧。不用的主要原因當然是當時的 chatGPT 除了聊天練蕭崴之外,對我來說沒有太多實用的功能,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知道。AI 除了聊天之外,社群媒體上最常見的領域大概就是畫圖了,PTT 的 c_chat 板還討論過一波侵權的問題(至於不可言說的圖也是發展的迅速無比)。這次的 deepseek-r1 新聞一出,其實我還是沒有太多的期待,畢竟記者常常看到一個影子就開始編故事,所以不至於在我的心中造成波瀾,倒是股市重挫讓我看股板看得很開心,但是連吵了好幾天後也不禁讓人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突破?所以我就下載了 app 玩了一下,這才發現 r1 的 r 是 reasoning 的意思,AI 在給你答案之前會把推理過程顯示給你看,這一下我可有興趣了。但是 AI 發展迭代速度太快,網路上隨便 Google 只會找到一堆看不懂的資料,所以我決定轉向看看有沒有哪些書籍可以閱讀,秉持著書本資料會比網路統整得更好更深入的老人思維,趁著書展特價期間買了幾本書(結果漫畫是大宗,異世界歸來的舅舅很好看啊...)。這本 AI 霸主在很多閱讀社團中都有看到讀者推薦,所以我興致勃勃的打開,然後發現跟我預期的方向完全不一樣,幸好還是讓我了解了不少 AI 發展的重要人物和一些簡單的歷史脈絡。
【這不是科技史,是矽谷版《權力遊戲》】
OpenAI 的奧特曼與 DeepMind 的哈薩比斯在書中有不少競爭的描述,說是「矽谷權力遊戲」也不為過。一開始,矽谷研究 AI 的人是相對少數,所以大家搶來搶去都是那些人,誰能搶到更多更重要的 AI 人才就更有機會把對手拋在後頭。後來伊隆馬斯克也來湊一腳,還痛罵哈薩比斯是「邪惡天才」,整本書不時出現這種為了利益發生的「宮鬥劇」。目前看來雖然是奧特曼領先,不過哈薩比斯在 2024 年拿到了諾貝爾化學獎,我個人是比較佩服在基礎科學上有突破的人啦。
小知識:哈薩比斯開發的人工智慧 AlphaFold 可以預測蛋白質結構,後來的 LLM 模型普遍使用的關鍵技術 Transformer 也是由這個團隊開發出來的。
【AI競賽的本質:從救世主到資本打手的奇幻漂移】
OpenAI 成立初衷是「確保 AI 造福全人類」,不過這種燒錢講幹話的事情歷史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OpenAI 先是跟馬斯克鬧翻,後來微軟注資後變成被調侃的 CloseAI。這也就罷了,問題是這兩年有許多人開始擔心會不會被 AI 取代,而七大科技巨頭確實也不斷傳出裁員的新聞。原因很簡單,AI 確實是在某些領域開始取代人類的工作了。事實上,在 OpenAI 還沒發表 chatGPT 的時候,amazon 早就朝著無人倉儲不斷前進了。chatGPT 更是火上加油,以前沒有 AI 的時候,大家想像裡的 AI 似乎是來取代藍領工作的。畢竟當時的人們都認為人類最大的獨特性就是創造力,機器或電腦只能執行重複性高的工作。但是各種AI大模型出現以後情況卻完全不一樣,反而是許多「需要一點創造力」的工作被取代了,像是碼農、企劃、網路小編....等等,我下載了 deepseek 以後,嘗試讓他用朱自清和張愛玲的風格幫我寫了幾篇散文,還真是寫得不差,雖然可以看出斧鑿的痕跡,但是要我馬上模仿這兩位的風格寫散文還真是一時寫不出來。總之,未來會被 AI 取代的工作可能和我們以前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然後,不僅是工作被取代的問題,也有許多人發現AI的歧視狀況很明顯甚至可以說是嚴重,稍微思考一下也不意外,garbage in garbage out,大模型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本來就是看訓練資料,這些大公司的資料哪裡來的?當然是網路啊,然後大家想想網路上的資料是什麼樣子?網路是很多人的情緒出口,近幾年的社群演算法更是加重對立,各種極端言論鋪天蓋地,所以 AI 歧視黑人、貶低女性、無視少數族群,真的不是什麼特例。書中還提到 Meta 的祖克伯要用20年臉書廢文訓練 AI,根本是「送 AI 去 8+9 網紅夏令營學品德」,哪天 AI 問你今天要「祖誰」別太意外。
至於這種狀況要怎麼解決?公司的回答是:「這是訓練資料的問題。」總之都是they的錯。
回頭看一下這段的開頭,「確保 AI 造福全人類」????呵呵...
【深度反思:我們在養AI,還是AI在馴化我們?】
1. 被優化的不是技術,是人性
書中提到,AI 競賽的本質是「將人類價值觀編碼進演算法」。但當訓練資料充斥網路暴民言論,我們其實在教 AI:「做個偏激的流量怪物吧!」
2. 科技烏托邦的致命盲點
奧特曼幻想用 AI 創造經濟烏托邦,卻忽略 70% 薪資不平等正是自動化造成的。這就像提倡環保的大明星搭著私人飛機從美國飛到英國去吃蛋糕一樣。
3. 最後的防線:在演算法時代,活成 AI 無法歸類的異常值
看完這本書時,屋外的農曆年鞭炮聲不絕於耳,猶如雲端上的科技預言正在炸裂。與其焦慮被 AI 取代,不如每天對鏡子說:「我是演算法算不透的限量款!」
畢竟,當 Meta 用廢文訓練 AI、Google 忙著預測蛋白質結構,真正該擔心的不是機器太聰明,而是掌控它們的人類——
「親愛的矽谷大佬,你家的AI會煮拿鐵咖啡嗎?」
或者用暗黑兵法:打不贏,就加入!
給想深入了解 AI 技術的讀者,可以去讀 what is chatgpt doing ... and why does it work 這本,台灣沒有翻譯,不過現在 AI 這麼發達,丟給 AI 翻譯也還過得去。
p.s. 本文 95% 以上都是妖孽自己寫的,另外 5% 是因為這陣子不斷和 AI 練蕭崴不自覺被影響了,總之,都是 they 的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